Mivansaka's Blog
日常的生活
在外出差很长时间的时候刚好听了一个新发现的播客《厨此以外》的一期《上班已经很累了,为什么还要做饭啊》这一期,里面谈到了很多当代社会下外卖的发达、餐馆的随处可见、预制菜和速冻食品的兴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慢慢抛弃自己做饭这件事情。在生活的巨大压力之下,抛弃自己做饭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件很难以接受的事情。
在家里的旧房子厨房的柜子里面,有本比我年级还大的家常菜谱,之前问爸妈为什么家里会有一本菜谱,才知道那是他们新婚伊始的时候,两个人实在没有办法,必须要自己学着做饭而买来的菜谱。在那之后我才慢慢意识到我因为是父母双教师的原因,在吃饭这方面有某种特权,其他同学念书时往往要不是住校要不就是中午拿着钱去外面吃饭;而我必然是放学回到家即可吃上一桌饭菜,回到家的时候父母在厨房忙碌,父亲烧菜,母亲盛饭已经是一副确定的画面。那个时间的我并不知道,这样的日常感对于十几年后的我竟然和当代的大部分年轻人一样成了一种稀缺。
现在会看我也正是刚刚结婚的时候,万幸以前家里的做饭习惯让我对自己下厨这件事情并不是很胆怯,一般的一桌饭菜做起来相对来说也是得心应手。但是像之前说的那样,我是一个频繁出差的人,一个月可能有一半时间不在家里,剩下的一半时间往往在公司解决一日三餐的问题,再剩下的一半时间也是像大多数人心里想着:明明是放假在家了,为什么还要做饭啊,点份外卖或者出门吃一餐犒劳一下自己。这样一来自己买菜做饭的时候便屈指可数了。
即使是选择自己做菜的日子,更习惯的还是上外卖去选好今天要做的菜,上午下好单,在电视机前打发一段时间等菜上门即可,一份菜到底有多少的量,菜品的新鲜程度如何便完全听天由命了。由于夫人是不做饭的那类人,菜的量也不敢买多,生怕第二天我一个电话过来便出差,任凭剩下的菜在冰箱里塌陷腐烂。即使是这样小心翼翼地买菜,往往外卖平台上的一份菜也是完全超出所需求的数量,毕竟是少见的自己做饭,总想着在菜品菜色上多些花样,实际上买的菜只需要取小小一份即可。
在自己做饭事情上构成的日常感不是偶尔自己下厨,做卫生而能够带来的,这样只能说是偶发而不是自然的日常。就和社交媒体上面的氛围感、自然感会让我有些作呕一样,这样非日常的做饭强行给自己带来试图还原小时候自己父母给我带来的日常感也让我感受不适。这些日常反而是被我自己、我的工作、过于便利却有损伤的环境破坏掉了。这样不好。
今天我久违选择了去菜场,虽然还有些许工作等着我去完成,但还是快乐地骑上电动车跑到菜场买菜。播客里面对菜场的讨论有一点是我完全没想到的,只有到菜场才能意识到某段时间哪些菜是时令的、哪些菜是最新鲜的、哪些菜今年的行情并不好口感上有所折扣。即使是同一种菜,这个摊位的和下个摊位的都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例如今日逛了菜场的一半,看到的西红柿都不太令人满意,小小个头带点青颜色,我只能硬着头皮买了几个。没想到走出几步便看到另外摊位上整齐摆放着又大又水灵的西红柿,我心里大喊后悔也只能作罢。
买好菜回家,正是中午,把虾养好,一点点开始处理买的食材,自己闷头做饭反而让人感觉思维上的平静,很遗憾因为工作的原因和自己的懒惰,我在日常感这件事情上完全没法做好,只能够珍惜自己能够做的每顿饭上,中午做了个番茄炒蛋和葫芦煮蛤蜊(这还是新学的菜),很好吃,番茄炒蛋完全吃完了,葫芦煮蛤蜊留了一些等夫人晚上回来再吃。
毕竟在厨房,在做饭这件事情上,我系上围裙、打着火,这一片几平方的小小天地都是我能掌控的事情。
附上今天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