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vansaka's Blog

<–– Back

十一假期——义乌

义乌

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被风雨实在逼得不行,临时决定直接北上往义乌去逛逛。先前在很多的报道中看过各色各样的义乌的描述,对义乌已经有个大致的轮廓,但依旧是不真切的,这次终于是能够自己去体验一下了。

从象山开出来和进入的时候一样,山洞、大桥,只是风雨较前一天更加猛烈一些,甚至有一段路前后都没有车,开在跨海的大桥上,前后左右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让人联想到游戏里的战争迷雾。

开到义乌商贸城那一片巨大的地方立马能觉得这和国内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不一样,甚至人们常提到的广州黑人满地的情况都不及义乌这样的国际、包容化。给人的感觉有些类似于在英国的印度人聚集区,包含有两种以上语言的招牌远超只有中文招牌的数量。这个城市似乎就不是只打算面对讲中文的国人和带着翻译煞有介事的外国人。而是完全把他们当作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哪怕是完全不进入商贸城这个大建筑物内,附近的商贩都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了。同一种类型的店铺往往开在一块,例如有一整条街的一半都是各色的货架,再有一片片区都是卖各类廉价的塑料珠宝,各色商户占山为王不知道是互相竞争单打独斗,还是联合起来吃下一个个单子。 沿着马路走到商贸城的1区,因为提前在小红书上搜寻攻略似乎只有1区对于散客和零卖比较友好,其他区域大多数还是做批发生意的。到大门天桥上见到的就是大型招牌:汇四海精品 交五洲朋友。也许义乌在过去这么多年的国际性崛起就是秉承这这样的想法。 商贸城里面的内容和你能见过的报道大同小异,或许是因为假期的缘故里面人非常多,有散客也有明显来谈商务的人,中东人非常多,戴着白色的头巾在里面四处穿梭,留下他们浓烈的香水气味。也没有人会带个翻译,偶尔能听到黑皮肤的人打电话时的流利中文,也能听见在店里面一字一句吐着英文的店老板,说得不算流利也不连贯,但是能表达清楚意思,脸上的表情和动作和你能在任何批发市场上见到的老板如出一辙。 即使是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真正见到的时候还是击碎了所有关于心血、个人精品、消费主义的任何幻想。所有的商品都是成吨成吨地码放在商店门头里,也并不都是和廉价品挂钩的质量。而是这些在商店里也许被看作是个人手做或者工艺品的摆件突然批量像你袭来的时候,对大多数宣扬时间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商家心里都要画上一个问号。里面的商家售卖的业务也及其细分,手串的归手串、亮片的归亮片;细分到上面图片中的整个店只有一项业务:招财猫,甚至我看到一家店只卖橡胶球玩具的。各色货物就这样分流到全球,提升着他们的价值。

很多商店也完全不接受零售业务,有的明确挂出了不零售三个字的牌子,有的店可能只是在门口放了一小堆杂物用来零售,在这个商场里面的商人的心或许都是无比宽大,信奉着几百上千件的货物,零碎的钱也并不好赚。甚至我去询问一家买行李箱的小店他们的一款登机箱,给我开出了400块的零售价格也着实吓人。个人买家在这里几乎买不到什么东西(除非你带小孩来买及其便宜的小塑料玩具),报道中出现的“扫货”的词和个人没有任何关系。

走到商贸城的一个出口见到大幅的招牌上面写着:外语晨练基地,或许对这些商人来说,也是在不断追求自身的进步,让学习创造财富。 对于义乌的吃饭实在不想说太多,但本身是及其丰富的,全国的餐厅的国际丰富性上可能都不及义乌,整个城市开满了外国餐厅从南美到印度到中东都围绕着这个商贸城集中扎堆,甚至细分到阿富汗餐厅。可惜我找了一家,口味并不让人满意,因此也并不想多说一些。要体验完义乌的风味餐厅,那可是要花上一些时日。 戴着头盔骑着电瓶车在街头飞驰的各色人种,可能就是义乌的终极写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