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vansaka's Blog

<–– Back

才二十九

我不太愿意承认虚岁的叙事,尤其是过了一定的年纪以后开始感觉到时间在身旁像河流流过,更不愿意承认莫名其妙给自己加上一岁的算法,能够保持年轻总是赚到的;和小时不同,那时候的生日确实是在庆祝成长的过程,变成大人的路上只有前半段让人欣喜。

昨晚看到了balabala的一期关于小朋友的广告片,看到最后自己突然情绪崩溃泣不成声,在沙发上抽搐,用这样的方式来度过28岁的最后一晚好像也不如这个年纪的成熟。心态还是个孩子的说法,这在感情和处事上往往不太被承认,被人说幼稚往往让我不快,但是我看到这些小朋友好像和他们一样,现在的我也希望和二十年前的自己能够保持住这种童年的快乐、难过、委屈,即使是二十九岁了,也应该允许这些情绪的存在。年轻的时候吃村上春树的苦,太相信在十五岁的时候我已经成为了最坚强的少年,这样反而是很失败。

崩溃的时候夫人在旁边抱住我,我的脑海里蹦出来很多事情都快速飞跃而过,猛然想到,这将是我作为“个人”的最后一个生日了,下个生日我将有我自己的孩子,它的生日无疑是更加重要,欣喜地为下一个生命的出生而由衷喜悦、期望似乎是为自己这个年纪所做到的不完美的一种寄托,庆祝它是因为这也是它成为大人的前半段路,真好啊。

即使前面说的是阴郁的自怨自艾,这时候再感叹一句自己“才二十九”又好像并没有对自己那么不够满意,在这个岁数已经有了家庭,马上要有自己的下一代,工作很累但收入倒还可以,可以在内心还在盼望春天的到来,有自己真正讨厌的东西。这么一想这个岁数又没有那么糟糕了。

我还可以的,我还可以继续战斗下去,我能接着撑下去。刚好早上看到和菜头的槽边往事更新:

比如说媒体是由文人和知识分子组成,很自然,他们就会赞美自己的生活,说诗和远方是好的,大理阳朔的漂泊是好的,有阅读音乐电影旅行的生活才是好的。 这样不需要特别做什么,大多数人的生活就变成了「凡俗庸常」的生活,就显得无趣无意义,并且看起来「千篇一律」,「一眼就望到头」。强烈的分别念由此产生,人们要在生活中区分出高下,而且对自己现有生活的不满意就广泛地升起。

摆脱所有这样类似的规定好的叙事是我的下一个岁数的计划,对自己生活的不满意并不是比较起来的,生活中的处处都是自我的选择,从大处到细节实际上都是随着自己的主观而变化的,我才二十九,我的所有的生活,都应当是合理的。